2018年8月9日,由我院屈忠义副院长(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河套平原盐碱地生态治理要害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课题一“河套平原盐碱地形成机理与盐碱障碍生态调控机制”中期汇报与研讨会在我校陈诉厅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學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我校生态学院及相关研究生等30余名项目研究人员加入聚会会议。我校科技随处长王俊生出席聚会会议。

會議由屈忠義院長主持。屈院長對各人的到來体现熱烈的歡迎,並說明此次會議的目的。科技處處長對我院能與其他科研單位相助,体现祝賀,並希望通過各人的努力,配合推動産學研結合,促進河套平原鹽堿地土壤修複與改良技術的研發、推廣。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認真做好每一項科研事情,爲最終實現總目標做出我院應有的貢獻。
会上,“河套平原盐渍土时空漫衍特征和驱动因子识别”“盐碱土形成机理与水肥盐驱动机制”“多尺度水盐均衡模拟分析与预测”“盐碱障碍生态调控机制”4个子课题卖力人就课题的研究目标、中期研究进展、阶段性结果、存在问题及下个阶段事情计划等情况划分进行了汇报。列位参会人员在认真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结合2017年度总结聚会会议暨第二次学术委員會上列位领导和专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每个子课题的阶段性结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課題負責人屈忠義副院長充实肯定了每個子課題開展以來取得的進展和结果,並對課題事情的順利推進和課題整體目標的更好實現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與建議。並体现,今後各子課題之間應該加強課題間協作與配合,認真領會專家建議,根據項目組的部署進行事情的調整與整體配合,凭据課題研發內容和目標要求,突出研究重點和特色,確保課題圍繞項目目標和科學目標,爲我國河套平原鹽堿地的生態治理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課題一獲批國家發明專利及軟件著作權2件;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6篇;培養研究生與青年學術骨幹4名。課題總體進展順利,取得了預期结果,超額完成階段性指標。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一“河套平原鹽堿地形成機理與鹽堿障礙生態調控機制”,凭据應用基礎研究與示範應用創新爲實施方案,在河套灌區進行技術集成與示範應用,將有力提高河套平原鹽堿地改良能力,提升土壤改良創新能力。此次會議的開展,不僅加強了各子課題間的聯系和交流,還爲課題未來事情偏向提供了明確的目標,爲進一步加強科研共贏相助奠基了良好的基礎。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2018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