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學在心間,做在田間,把論文寫在河套大地上————內蒙古農業大學駐河套灌區碩博士生流動黨支部事情紀實
發布時間:2018-06-14 編輯:郭金燕 浏覽次數: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自然地理条件特殊,水盐问题庞大,生产实践中面临土壤次生盐碱化治理困难、灌区生态情况形势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技术难题,科研任务困难、科技需求辽阔。在这里,有这样一支做事创业、砥砺奋进、社会认可、老黎民接待的科技兴农队伍,他们就是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PP电子工程学院的党员师生。他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本着“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生长和宽大人民群众”的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重点专项等项目为依托,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广袤的舞台上,奏响了“学在心间、做在田间,把科技论文写在河套大地上,把科技结果应用在共圆伟大中国梦、建设亮丽内蒙古的时代新乐章。

一、創新治理模式,狠抓組織建設,充实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恒久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PP电子工程学院的宽大教师领导他们的科研团队与河灌总局及其他科研院所配合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有效地提升了灌区整体科技水平和生产力,为自治区的经济社会生长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而研究生作为灌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人员,他们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生长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校外流动研究生党员的教育与治理是高校研究生党建事情中重要组成部门。为此,内蒙古农业大学PP电子工程学院为了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于2017年5月11日建设了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充实发挥流动党支部联系校外研究生党员和学校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让流动研究生党员有了“家”,有效的规范了校外研究生党员的教育与治理,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支部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屈忠义教授领导着26名博、硕士研究生党员,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科学试验、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示范推广和结对共建帮扶,被当地老黎民形象的称为“贴心专家”,优化了研究生培養历程,提高了研究生培養质量。

自流動黨支部建设以來,黨員師生團隊狠抓組織建設,按試驗基地空間结构劃分黨小組,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爲每一位碩、博士研究生黨員建卡立檔,並根據其成長經曆、學術研究偏向、導師學術成就等情況科學部署事情任務,要求全體黨員佩戴黨徽亮明黨員身份,凭据“四講四有”標准規範言行,確定事情目標,在黨組織和試驗點一定範圍內進行公開承諾,主動接受群衆監督,時時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充实發揮“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作用。

二、搭建事情載體,活躍基層黨建,用“微”力量實現“大”目標

爲提高黨員服務意識,流動黨支部充实利用網絡創造性開展黨建事情,通過組建全體黨員微信平台、黨小組微信平台、開通了駐河套灌區碩博士生流動黨支部公衆訂閱號等途徑,使師生黨員隨時隨地就可以全面了解、掌握科研和黨建活動,方便了師生黨員接收圖文並茂的黨建資訊、反腐資訊和“兩學一做”學習資料,有效地把黨建事情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師生黨員利用微信平台廣泛交流思想,討論問題,通報信息,研究事情,提高了事情效率,突破了黨建事情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增加了學習的靈活性、趣味性,並有效地把黨員群衆碎片化的時間整合起來,更好地促進了黨建事情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切實爲黨員群衆開展貼心服務,讓黨建事情寓科技服務之中,真正實現了凝聚“微”力量,推動黨建“大”目標。

三、爲民排憂解難,促進结果轉化,助推科技精准扶貧落地生根

流动党支部的党员师生们坚持为民排忧解难,因地制宜,结合灌区实际,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支农事情。如针对河套灌区南边所盐碱地改良利用提出了技术支持方案,在杭锦后旗三道桥镇、临河进步村、隆盛村、五原隆兴昌镇开展了科技宣传系列运动,在进步村推广了“水梦”吸附剂黄河水过滤技术,在曙光试验站试验示范了滴灌技术及黄河水首部过滤系统,在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设立了科技宣传技术咨询岗、科研结果展示牌,开展了科技种田知识与要领及河套灌区科研结果宣传,在五原隆兴昌镇开展了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与宣传。近三年来,流动党支部及所在的两个自治区科技創新團隊,共肩负包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2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地域项目10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2项,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项等,申请国家专利共5项, 体例地方尺度5项,出书研究专著4部,发表论文120篇,其中SCI论文12篇,EI论文18篇,举办农牧民培训1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质料1500余份。在攻克河套灌区的重大科技难题上立功立业,促进了科研结果落地,提升了当地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科技精准扶贫,真正做到“学在心间,做在田间,把科研论文写在河套大地上”。

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黨委基于新時代的高校黨建事情的新形勢新要求建设了駐外研究生流動黨支部,實踐證明這是有效加強研究生黨建事情的創新模式,不僅提高了廣大師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理論知識,同時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也帶動了非黨員研究生學習積極性和思想水平,對于研究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爲研究生黨建提供了模範借鑒作用,也是新形勢、新時代加強黨的領導和培養又紅又專科技人才的全新實踐。

上一條:我院舉辦“讀中華經典,誦萬裏河山”詩文誦讀決賽

下一條:我院召開2018年畢業生教育大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