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我院師生積極參加“全國科技事情者日”系列活動
發布時間:2021-05-31 編輯:張豔鳳 浏覽次數:

爲幫助廣大學生回顧新中國建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光輝曆程,進一步弘揚愛黨、愛國熱情,激發青年大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提高科學素質,5月30日下午,我院組織部门大學生前往內蒙古科技館開展了“觀展覽、學黨史、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运动中,同学们在老师的领导下着重旅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设100周年“礼赞共和国”科技成就展,各人一边旅行,一边动手操作互动展品,感悟科学精神,罗致科学力量。“北斗卫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全球领先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二号、中国天眼……”一系列重大的科技结果,让同学们备受鼓舞,各人在实际体验的历程中不仅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更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康宁同学叹息到:科技創新一点点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也要求我们不停创新,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缔造一个越发美好的明天。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帶著對袁隆平院士的深切哀思,在展館巨幕影廳觀看了電影《袁隆平》。這部電影根據我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的真實事迹改編,講述了這位“雜交水稻之父”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爲解決人類溫飽問題,執著于雜交水稻研究的坎坷曆程。鍾山同學談到:袁隆平院士在農業科技史上鑄就了萬衆敬仰的裏程碑,爲全人類遠離饑餓鋪就了希望之路,他的名字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我們深受啓發與教育,袁隆平之所以取得乐成、電影之所以感人,歸根結底的原因只有一個,袁隆平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勤勞、堅韌、仁愛。

31日上午,我院的50余名師生在呼和浩特參加了由內蒙古自治區科協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會。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黃旭華的女兒黃峻分享父親科研報國、愛國奮鬥的傳奇一生,爲青少年築起科學夢。

隱姓埋名30年,黃旭華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爲我國核潛艇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2019年9月,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報告會上,黃峻用樸實的語言、鮮活的事實和自己真切的情感,講述其父黃旭華甘于忠誠、默默奉獻,乐成造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故事,诠釋了黃旭華忠誠、執著、樸實和無私奉獻的科學家精神。

“我們要向這些科技事情者學習,學習他們報效祖國、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學習他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習他們爲中華民族崛起而努力奮鬥的偉大情懷”姚家慧同學感伤地說。

趙心語同學体现:作爲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該越发堅定理想信念、苦練本領、勇于創新、矢志奮鬥、錘煉擔當,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早日成長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学院党委书记陆海平说,作为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两天的主题运动,同学们走出校门,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所取得的彪炳史册的科技成就和中国科学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增强了各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他指出,今后,学院还将围绕时政热点和人才培養实际,缔造条件勉励宽大青年学子积极加入社会、主动了解社会,引导同学们树立科技报国的远雄心向,以科学家精神投身祖国科技事业。

學生實際體驗科技结果

學生模擬操作起重船

“觀展覽、學黨史、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學生認真傾聽科學家精神報告會

科學家精神報告會

上一條:我院學生在全區高等院校大學生測量技术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下一條:學院黨委中心組召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革新開放新曆史時期專題學習交流研討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