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黨委隸屬內蒙古農業大學黨委,轄12個黨支部,其中教工黨支部5個,學生黨支部7個,黨員306名。在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事情中,院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立德樹人爲基础,精益求精抓示範,久久爲功抓質量,落實、落細、落准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樹立了新時代高校院系黨建事情的標杆。
找准出發點,牽住黨委主體責任“牛鼻子”不松勁
學院黨委始終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堅持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堅持貫徹落實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充实發揮黨委的領導焦点、政治焦点作用。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提升思想政治事情質量、引領革新發展等方面樹標杆,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在全校抓黨建事情考核中,連續六年排名第一。二是亮明身份勇擔當。通过开展亮党员身份、亮岗位要求、亮服务允许,比教学质量、比科研水平、比育人效果,促学生成才、促教师生长、促学院生长的“三亮、三比、三促”等运动,铸牢中华民族配合体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五个认同”,精心呵护“模范自治区”的高尚荣誉,为新时代民族地域和谐生长和长治久安凝聚磅礴力量 。
抓住著力點,把好“立德樹人”偏向盤不動搖
翻開學院黨委黨建“雙創”事情的台賬本,一個個立德樹人的鮮活案例曆曆在目:國家級教學名師朝倫巴根留下了“睿智一片天,桃李芳滿園”的博大情懷;守護北疆生態“命門”的草原量水人劉廷玺守護初心回到祖國,傾其所學诠釋了報效祖國的情懷;自治區教學名師申向東、李平等用愛點燃學生的心靈;自治區優秀教師裴國霞在平凡的崗位上彰顯了堅毅笃行、教書育人的高尚使命……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多年來,學院黨委始堅持高質量黨建促發展,以高質量黨建將“立德樹人”基础任務落細落實,並將其成效作爲檢驗一切事情的基础標准。一是構建了全域“育人”的思政體系。学院承袭优良師德師風,构建了涵盖课程思政革新、社會實踐开展、意识形态阵地治理、下层党组织建设、思政队伍建设等一套内容完善、尺度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政教育体系。二是營造了協力“育人”的濃厚氛圍。通過黨建引領,學院黨委建设了民主規範的權力運行機制、建強了充滿活力的戰鬥堡壘、落實了對標爭先的黨員示範標准、探索了立己達人的育人途徑、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環境氛圍,塑造了尊師重教、爲人師表、比學趕幫的育人環境,取得了一批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成長成才融合發展的结果。三是貫通了全程“育人”的斷點堵點。學院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育人”的理念,注重占領思想政治事情制高點,买通了“斷點”“堵點”,做到了思政教育全過程、全時段覆蓋;形成了專業課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效應。
掌握落腳點,深耕“爲民服務”責任田不懈怠
高等教育一頭連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一頭連著國家焦点競爭力,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緊迫。從一整套新時代高校院(系)黨建事情制度體系與機制辦法的出台到新時代黨建事情制度彙編,從一批思想政治事情品牌的創建到一整套可複制可推廣典型經驗的推出,從黨建助推鄉村振興到駐村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學院黨委始終將黨建與業務事情深度融合,立足社會發展實際,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從全局的高度和視野出發,一盤棋考慮、一條心謀劃,在“潤物細無聲”中熏染每一個黨員幹部。2020年疫情期間,173名師生積極爭當最美逆行者,主動請纓擔任社區防疫志願者,讓黨旗飄揚在都市社區和農村牧區疫情防控戰場上。“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學院廣大師生黨員在思想偉力的引領下、在先鋒精神的感召下,充实發揚“我是黨員我幫你”的志願服務精神,爲農戶、牧戶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科技指導和技術示範,建设“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在內蒙古河套灌區廣袤的舞台上,奏響了“學在心間、做在田間”的時代金曲,把科技論文寫在河套大地上,把科技结果應用在“共圓偉大中國夢、建設亮麗內蒙古”的偉大事業中。
结果来之不易,结果备受鼓舞。回首建院60余年的建设生长,学院始终承袭“团结、求实、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名师打造、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结果,涌现出了首批全国党建事情标杆院系、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教育部創新團隊、科技部重点领域創新團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事情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事情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一大批先进团体和先进小我私家典型,等等。此外,学院主持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系列科學研究与示范项目15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