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師隊伍建设革新的意见》,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教育部现就增强和革新新时代師德師風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師德師風建设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事情的基础尺度,把師德師風作为评价教師隊伍素质的第一尺度,将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贯串師德師風建设全历程,严格制度划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掩护力度,提倡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宽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生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偏向。加強黨對教育事情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偏向,確保教師在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中的主體作用获得全面發揮。
——坚持尊重纪律。遵循教育纪律、教师生长生长纪律和師德師風建设纪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不停引发教师内生动力。
——坚持聚焦重点。围绕重点内容,针对突出问题,强化各地各部门的领导责任,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引导家庭、社会协同配合,推进師德師風建设事情制度化、常态化。
——坚持继续创新。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全面总结革新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師德師風建设经验,适应新时代变化,增强创新,推动師德師風建设事情不停深化。
3、总体目标。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设起完备的師德師風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師德師風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泛起新风貌。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基本建设,教师放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良好情况基本形成,师道尊严进一步提振。全社会对教师职业认同度加深,教师政治职位、社会职位、职业职位显著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二、全面增强教師隊伍思想政治事情
4、堅持思想鑄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化、常態化學習,重點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學習,使廣大教師學懂弄通、入腦入心,自覺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依托高水平高校建設一批教育基地,同時統籌黨校(行政學院)資源,定期開展教師思想政治輪訓,使廣大教師更好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要领,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5、坚持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将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历程,体现到学校治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进一步凝聚起师生员工思想共识,使之成为配合价值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科技創新文化,充实发挥文化修养師德師風功效。身教重于言教,引导教师开展社會實踐,深入了解世情、國情、黨情、社情、民情,強化教育強國、教育爲民的責任擔當。健全教師志願服務制度,鼓勵支持廣大教師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厚植教育情懷。重視高層次人才、外洋歸國教師、青年教師的教育引導,增強事情針對性。
6、坚持党建引领,充实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建强教师党支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修养師德師風的重要平台。建好党员教師隊伍,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重视在高条理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生长党员事情,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开展好“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运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充实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碉堡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涉及教师利益的重要事项、重点事情,应征求教师党支部意见。
三、鼎力大举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7、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充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宽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历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掌握学生身心生长纪律,实现全员全历程全方位育人,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制止重教书轻育人倾向。增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通过老带新等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其尽快熟悉教育纪律、掌握教育要领,在育人实践中磨炼高尚道德情操。将師德師風教育贯串师范生培养及教师生涯全历程,师范生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在职教师培训中要确保每学年有師德師風专题教育。
8、突出典型樹德,持續開展優秀教師選樹宣傳。鼎力大举宣傳新時代廣大教師陽光美麗、愛崗敬業、甘于奉獻、革新創新的新形象。深入挖掘優秀教師典型,綜合運用授予榮譽、事迹報告、媒體宣傳、創作文藝作品等手段,充实發揮典型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開展多層次的優秀教師選樹宣傳活動,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局面。組織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教學名師、最美教師等開展師德宣講。鼓勵各地各校接纳實踐反思、情景教學等形式,把一線優秀教師請進課堂,用真人真事诠釋師德內涵。
9、突出規則立德,強化教師的法治和紀律教育。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爲十項准則系列文件等爲重點,提高全體教師的法治素養、規則意識,提升依法執教、規範執教能力。制訂教師法治教育大綱,將法治教育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體系。強化紀律建設,全面梳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關愛學生、師生關系、學術研究、社會活動等方面的紀律要求,依法依規健全規範體系,開展系統化、常態化宣傳教育。加強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教師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師德底線。
四、将師德師風建设要求贯串教师治理全历程
10、严格招聘引进,把好教師隊伍入口。规范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制度,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充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建设科学完备的尺度、法式,坚决制止教师招聘引进中的唯分数、唯文凭、唯职称、唯论文、唯帽子等倾向。勉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拟聘人员心理康健测评,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严格规范教师聘用,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条约。增强试用期考察,全面评价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体现,对不及格人员取消聘用,实时解除聘用条约。高度重视从外洋引进人才的全方位考察,提升人才引进质量。
11、嚴格考核評價,落實師德第一標准。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的首要位置,堅持多主體多元評價,以事實爲依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全面客觀評價教師的師德表現。發揮師德考核對教師行爲的約束和提醒作用,及時將考核發現的問題向教師反饋,並接纳針對性舉措幫助教師提高認識、加強整改。強化師德考核結果的運用,師德考核不及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爲不及格,並取消在教師職稱評聘、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科研和人才項目申請等方面的資格。
12、严格师德督导,建设多元监视体系。完善多方广泛加入、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師德師風监视机制。增强政府督导,将各级种种学校師德師風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测评内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師德師風问题多发的地方开展专项督导。增强学校监视,各级种种学校要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依法依规接受监视举报。强化社会监视,探索建设師德師風监视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師德師風建设情况进行监视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将监视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3、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推动地方和高校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规范,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从严查处,针对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以及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开展集中治理。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置惩罚或处分,严重的依法取消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師隊伍。建设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建设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
五、著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
14、强化职位提升,引发教师事情热情。制定教育革新生长和教師隊伍建设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充实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各地重要节庆日运动,邀请优秀教师代表加入。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奖励,依法依规在作出重大孝敬、享有高尚声誉的教师中开展“人民教育家”荣誉称谓评选授予事情,健全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多元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完善表彰奖励及治理措施,依法依规确定荣誉获得者享受的政治、生活待遇,增强对荣誉获得者后续支持服务。
15、強化權利保護,維護教師職業尊嚴。維護教師依法執教的職業權利,推動完善相關执法法規,明確教師教育治理學生的正当職權,研究出台教師懲戒權辦法。學校和相關部門依法保障教師履行教育職責,對無過錯但客觀上發生學生意外傷害的,教師依法不承擔責任。教師尊嚴不行侵害,對發生學生、家長及其親屬等因爲教師履職行爲而對教師進行侮辱、謾罵、肢體侵害,或者通過網絡對教師進行誹謗、惡意炒作等行爲,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從嚴處理,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應責任。學校及教育部門應爲教師維護正当權益提供须要的执法等方面支持。
16、強化尊師教育,厚植校園師道文化。從幼兒園開始加強尊師教育,加速形成接續我國優秀傳統、切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推進尊師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通過尊師第一課、9月尊師主題月等形式,將尊師重教觀念滲透進學生的價值體系。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可結合實際統籌有關資源,因地制宜部署一線教師特別是長期從教教師進行療休養,重點向切合條件的班主任和鄉村教師傾斜。做好教師榮休事情,禮敬退休教師,弘揚尊師風尚。建设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加強家庭教育,健全家校聯系制度,引導家長尊重學校教育部署,尊敬教師創造發揮,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學習教育。
17、強化各方聯動,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加強展現新時代教師風貌的影視文學作品創作,善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新媒體形式,傳遞教師正能量,讓全社會廣泛了解教師事情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支持鼓勵行業企業在向社會公衆提供服務時“教師優先”。鼓勵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場館以及曆史文化奇迹和革命紀念館(地)等對教師實行優待。鼓勵社會團體、企業、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或通過依法建设基金、設立項目等方式,支持教師提升能力素質、進行療休養或予以獎勵激勵。
六、推进師德師風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18、增强事情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校要把增强師德師風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師隊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卖力人第一责任人责任。高校要强化党委教师事情部建设,明确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设作为其主要职责。各地各校要建设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财政部门要坚持将教師隊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按划定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師德師風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師德師風建设基地,增强事情支撑,提高師德師風建设事情的科学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