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師說——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優秀教師系列訪談(三)
發布時間:2024-06-03 編輯:高栓偉 浏覽次數: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配合体意识,增强師德師風建设,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教育引导宽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院组织开展《师说》--优秀教师系列访谈运动,挖掘先进典型,讲述水建故事,传承水建精神。

繼往開來,踵事增華。2024年5月31日,學院開展師說--學院優秀教師系列訪談活動第三期,本期受邀訪談教師爲高瑾老師。

高瑾老師深情回憶了自己的求學生涯,講述了自己在上學期間爲母親分擔家務的溫情往事和自己高考填報志願時的趣事。回憶起當年母親生病,自己遠在內蒙事情教書,沒有回到母親身邊看望照顧母親時的些許遺憾,但是談到自己當初的職業選擇時,高老師說“如果讓我重新選擇職業,我還是會義無反顧的選擇教師這個職業”。高老師談到自己事情時遇到的學生們都很是的優秀勤奮,所以在她看來,做一名老師是幸福的事業。談到對青年師生的期許時,高老師希望各人不要畏惧困難,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學不會的知識,只要肯努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堅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乐成。

在職期間,高瑾老師深耕教學科研一線,爲學生們講授《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等課程並指導課程設計,發表多篇論文並獲獎,積極參加生産實踐事情,爲河套灌區渠系配套事情方面開展了大量事情。高瑾老師積極參政議政,是自治區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委員。

巍巍書山,嚴謹治教常求索;漫漫學海,誨人不倦任遨遊。高瑾老師用真誠和熱枕熏染著每位學生,用實幹和奮鬥成就著每一位學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也是高瑾老師對同學們的殷切期盼。他們用盡平凡歲月,紙筆伴書香,講台伴粉灰,三尺講台育桃李,粉筆無言寫春秋。讓我們向每一位優秀的老師們學習,帶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繼續奔赴下一場山海。

高瑾老師簡介

高瑾,女,汉族,1936年7月生,北京市人。1958年结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支边分配到内蒙古水利水电学院事情,1972年转到内蒙古农学院农田水利系任教。1987年任副教授。曾任修建质料、修建结构教研室主任,1973年水利部聘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員會修建结构与修建质料教学组委员和中领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外加剂委員會委员,自治区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系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学科带头人。主讲《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GBJ10-89)》等课程并指导课程设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加入全国学术聚会会议并宣读论文,曾获中国水利学“四大”以来优秀论文奖,内蒙古科技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内蒙古水利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院优秀教学结果二等奖。副主编专业工具书《混凝土技术手册》。主持的“水工混凝土减水剂研制”在全国第二届发现展览会并荣获中国发现协会银牌,被列入国家科委及中国发现协会向海内、外刊行的《优秀科技结果与人才》(1988年)和《今世中国发现家大辞典》(1995年)中。

參加過多項工程設計任務:1974年參加河套灌區渠系配套事情,彙總各灌域和旗縣水利局建築物定型設計十,並編制了渡槽定型設計;1976年承擔了河套灌區總幹渠先鋒橋設計任務,接纳雙井柱基礎的雙曲拱橋,1978年建成通車。

上一條: 学院组织开展“深水杯”全国给排水科技創新大赛赛后分享与总结会

下一條:學院舉行入團積極分子第五課

關閉